熱線電話:18985266266
關閉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職場資訊 > 最新資訊

黔東南州人民政府網

來源:www.swimmarathon2008.org.cn 時間:2014-06-13 作者:黔東南人才網 瀏覽量:
 推薦信息:    
 黔東南州各地招聘信息 >免費發布招聘信息入口>免費登記求職信息入口<

凱里人才網黃平縣人才網天柱縣人才網黎平縣人才網從江縣人才網丹寨人才網麻江人才網雷山人才網榕江縣人才網劍河縣人才網錦屏縣人才網臺江人才網施秉人才網岑鞏縣人才網三穗人才網鎮遠人才網黔東南人力資源網




網站名稱:黔東南州人民政府網

網站地址:http://www.qdn.gov.cn

黔東南州現場招聘會地址:http://www.swimmarathon2008.org.cn/JobFair/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省東南部,東經107°17′20〞-109°35′24〞,北緯24°19′20〞-27°31′40〞。截至2014年,下轄17個縣市(區),首府凱里。東鄰湖南省懷化市,南接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河池市,西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義、銅仁兩地區。境內東西寬220千米,南北長240千米??偯娣e30223平方千米。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常住人口347.27萬人,有苗、侗、漢、布依、水、瑤、壯、土家等33個民族,其中非農人口45.45萬人。

秦代屬黔中郡和象郡。
西漢時期屬武陵郡和牂牁郡。
隋代屬牂牁郡、沅陵郡和治安郡。
唐代屬黔中道,置有充州、應州、亮州等羈縻州和獎州等經制州。
宋代分屬荊湖北路、夔州路和廣南路,置有邛水縣、安夷縣和亮州、古州等羈縻州。
元代屬四川行省播州宣慰司和湖廣行省思州宣慰司,置有麻峽縣、黃平府、鎮遠軍民總管府及古州八萬洞民總管府。
明洪武年間設鎮遠、清浪、銅鼓、五開、偏橋、古州、清平、興隆8衛;永樂十一年(1413年)廢思州等宣慰司,置思州、鎮遠、黎平、新化4府,隸屬貴州布政使司;宣德九年(1434年)撤新華府并入黎平府;正統九年(1444年)置施秉、永從2縣;弘治七年(1494年)置麻哈州及清平縣,十一年(1498年)置鎮遠縣;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置天柱縣,二十八年(1600年)置黃平州。
清康熙年間,鎮遠、偏橋、清平3衛分別并入鎮遠、施秉、清平縣,興隆衛并入黃平州;雍正五年(1727年)改五開、銅鼓、清浪3衛,置開泰、錦屏、青溪3縣;雍正七年(1729年)至十一年(1733年),先后置八寨、丹江、清江、古州、臺拱5廳,分屬鎮遠、黎平、都勻3府管轄;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置下江廳,隸黎平府。
民國二年(1913年),改府、州、廳為縣,設鎮遠、施秉、青溪、思縣、邛水、天柱、錦屏、黎平、下江、永從、榕江、丹江、臺拱、劍河、黃平、爐山、八寨、麻哈共18縣。
民國三年(1914年)設黔東道,治鎮遠,領鎮遠、邛水等26縣。
民國十二年(1923年)廢道,各縣直屬于省。
民國十九年(1930年),思縣易名岑鞏縣,二十年(1931年)麻哈縣更名麻江縣。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全省建立11個行政督察區,其中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鎮遠,第十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黎平,后經過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和二十六年(1937年)兩次調整,原第十行政督察區撤消,原第八行政督察區改為第一行政督察區(仍駐鎮遠)。
民國三十年(1941年),裁清溪縣并入鎮遠等縣,裁丹江縣,將丹江河以西之地并入八寨縣,八寨縣易名丹寨縣,丹江河以東之地并入臺拱縣,臺拱縣改名臺江縣。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以原丹江縣區域建立雷山設置局,三十七年(1948年)改雷山設置局為雷山縣。
1956年4月18日,撤消鎮遠專區,建立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鎮遠專區的余慶縣劃歸遵義專區,都勻專區的麻江、丹寨、黎平、從江、榕江5縣劃入黔東南自治州,自治州轄16個縣,州人民政府駐凱里,7月23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1] 
1958年12月調整行政區劃,丹寨、麻江、爐山、雷山4縣合并建凱里縣,臺江縣并入劍河縣,從江縣并入榕江縣,施秉縣并入黃平縣,岑鞏縣、三穗縣并入鎮遠縣,天柱縣并入錦屏縣,全州設7個縣。
1961年8月和1962年10月,先后恢復天柱、從江、雷山、麻江4縣和施秉、三穗、岑鞏、臺江、丹寨5縣建置,自治州仍轄16個縣。
1983年8月,國務院批準撤消凱里縣建立凱里市。自此,黔東南自治州轄1市15縣。
2003年,黔東南州轄15個縣、1個縣級市,共有88個鎮、5個辦事處、116個鄉(其中17個民族鄉),197個居委會,3437個村委會。
2004年,黔東南州共有5個街道、90個鎮、99個鄉、17個民族鄉。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轄1個縣級市、1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15個縣。
名稱 面積(截至2010年) 人口(截至2010年) 政府駐地
凱里市 1306平方千米 81萬 凱里市迎賓大道旁博南新區市行政中心
凱里經開區 255.73平方千米 10萬 鴨塘街道金匯大道
黃平縣 1668平方千米 35萬 新州鎮
施秉縣 1544平方千米 15萬 城關鎮
三穗縣 1036平方千米 20萬 八弓鎮
鎮遠縣 1878平方千米 25萬 舞陽鎮
岑鞏縣 1487平方千米 22萬 思旸鎮
天柱縣 2201平方千米 43萬 鳳城鎮
錦屏縣 1597平方千米 22萬 三江鎮
劍河縣 2165平方千米 24萬 革東鎮
臺江縣 1078平方千米 14萬 臺拱鎮
黎平縣 4439平方千米 49萬 德鳳鎮
榕江縣 3316平方千米 32萬 古州鎮
從江縣 3245平方千米 32萬 丙妹鎮
雷山縣 1218平方千米 15萬 丹江鎮
麻江縣 1222平方千米 20萬 杏山鎮
丹寨縣 938平方千米 16萬 龍泉鎮

地理環境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省東南部,地跨東經107度17分20秒至109度35分24秒,北緯25度19分20秒至27度31分40秒。東與湖南省懷化地區毗鄰,南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河池地區接壤,西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義市、銅仁地區。境內東西寬220公里,南北長240公里。州人民政府駐凱里,西距省府貴陽160余公里。

地質地貌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處云貴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過渡地帶,根據地層巖石和地質外營力作用,境內可劃分為巖溶地貌區和剝蝕、侵蝕地貌區。鎮遠至凱里一線之西北屬巖溶地貌區,常見的地貌形態有峰叢、峰林、石林、溶洞、溶洼、天生橋、暗河等。鎮遠至凱里一線之東南屬剝蝕、侵蝕地貌區,主要由碎屑巖組成,山體大、切割深,常形成脊狀山。州境總體地勢是北、西、南三面高而東部低。中部雷公山區和南部月亮山為中山地帶,西部和西北部為丘陵狀低中山區,東部和東南部為低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境內大部分地區海拔500—1000米。最高點為雷公山主峰黃羊山,海拔2178.8米,最低點為黎平縣地坪鄉井郎村水口河出省處,海拔137米。 

氣候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季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4―18攝氏度。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5―8攝氏度;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4―28攝氏度。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勢的不同,各地氣溫有一定差異??傮w趨勢是:南部氣溫高于北部,東部氣溫高于西部。境內年日照時數為1068―1296小時,無霜期270―330天,降雨量1000―1500毫米,相對濕度為78―84%。

水文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內有大小河流2900多條,以清水江、舞陽河、都柳江為主干,呈 
鎮遠古城(2張)
樹枝狀展布于各地。河流分屬兩個水系。苗嶺以北的清水江、 舞陽河屬長江水系,苗嶺以南的都柳江屬珠江水系。清水江自西向東流經丹寨、麻江、凱里、黃平、施秉、臺江、劍河、錦屏、天柱9縣、市,州境河道長376公里,流域面積14769平方公里。舞陽河自西向東流經黃平、施秉、鎮遠、岑鞏4縣,州境河道長166公里,流域面積為5106平方公里。都柳江自西向東南流經榕江、從江2縣,州境河道長141公里,流域面積為8802平方公里。 

礦產資源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礦產有重晶石、汞、煤、鐵、錳、銻等47種,重晶石冠甲中華,保有儲量占全國的60%。

水能源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水能蘊藏量332萬千瓦,可開發的水能資源244萬千瓦,河流天然落差大,全州農村小水電站裝機容量達16.32萬千瓦,凱里火電廠裝機容量達50萬千瓦小時,2006年全州年發電量41.36億千瓦時。

生物資源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森林面積188.73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10959.7萬立方米,覆蓋率達62.2%,有各類植物2000多種,其中野生植物資源150余科,400多屬,1000余種,在種子植物中,有中國特有屬24屬,占全國特有屬的11.7%,有禿杉、籬子三尖杉、銀杏、鵝掌楸等重點保護樹種37種,占全國重點保護樹種的10.5%,占省保護樹種的90.2%;藥用野生植物400余種,盛產太子參、松茯苓、五倍子,天麻、杜仲等名貴藥材;有野生動物上千種,草鶚、麝羊,彪豹、毛冠鹿、娃娃魚、中華鱘等10多種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人口
截至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常住人口347.27萬人,比上年上升0.37%。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口出生率為12.7‰,死亡率為6.9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75‰。 

經濟
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產總值477.75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96.94億元,增長8.6%;第二產業增加值153.17億元,增長19.6%;第三產業增加值227.64億元,增長17.6%。第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全州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0.3%、32.1%和47.6%。在三次產業中,第一、二、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0.1%、38.8%和51.1%。全州人均生產總值13783元,按年末匯率折算,約合2193美元。財稅收入達到100.93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全年財政總收入完成92.6億元,比上年增長46.7%。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0.07億元,比上年增長54.8%。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47.83億元,比上年增長27.3%。

第一產業
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糧食種植面積30.32萬公頃,比上年下降0.8%;油菜籽種植面積5.15萬公頃,比上年增長3.7%;烤煙種植面積1.34萬公頃,比上年增加28.4%;蔬菜種植面積7.82萬公頃,比上年增長4.4%;藥材種植面積1.57萬公頃,比上年增長38.9%;綠肥播種面積4.67萬公頃,比上年減少2.4%;年末茶園面積1.62萬公頃,比上年增長9.3%;年末果園面積3.67萬公頃,比上年增長13.3%。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12.62萬噸,因去年受特大旱災影響,今年恢復性生產,比上年增長24%。全年完成營造林面積3.91萬公頃,比上年增長7.4%。其中,人工造林面積3萬公頃,封山育林面積0.91萬公頃,完成中幼林撫育面積1.03萬公頃。

第二產業
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500萬元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91.73億元,比上年增長23.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81.97億元,比上年增長19.1%。全年500萬元以上工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6.9%;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36.5%。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增長56.0%,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9.5%。分行業看,電力、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非金屬礦物采選、非金屬礦物制品、化工和木材加工六大行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69.0%。25個行業中19個行業同比增長,其中增幅在30%以上的有14個行業。占500萬元以上工業比重大的行業,電力增長15.3%、黑色金屬冶煉增長18.4%、木材加工增長37.7%、非金屬礦物制品增長12.9%、有色金屬冶煉增長80.7%、非金屬礦采選增長10.4%。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44.99億元,比上年增長54.49%。實現利稅總額21.12億元,比上年增長179.4%。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398戶,其中,虧損企業115戶,企業虧損面為28.9%。企業總資產貢獻率為9.27%,比上年提高3.84個百分點;流動資金周轉次數8.94次,比上年增加1.38次;成本費用利潤率為1.72%,比上年提高3.52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80.26%,比上年回落4.88個百分點。[4] 
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筑業增加值完成42.56億元,比上年增長29.5%。全州具有資質等級的獨立核算建筑業企業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51.9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稅金總額為1.62億元,比上年下降6.7%。

第三產業
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80.65億元,比上年增長65.7%。其中,州內50萬元以上施工項目3642個,比上年增長5.9%;累計完成投資530.07億元,比上年增長82.5%。全州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80.42億元,比上年增長33.9%。[4] 
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郵電業務總量完成23.41億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78億元,電信業務總量21.63億元。郵政主營業務收入1.7億元,比上年增長19.7%;電信主營業務收入16.08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全年本地局用交換機容量83.92萬門,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435萬戶。固定電話年末用戶36.52萬戶,比上年下降12.3%。其中,城市電話用戶19.75萬戶,農村電話用戶16.27萬戶,小靈通用戶0.23萬戶,公用電話2.5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達到211.71萬戶,比上年增加9.2%?;ヂ摼W戶數160.3萬戶,比上年增加29%。其中,計算機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9.46萬戶,比上年增加5.3%。[4] 
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8.87億元,比上年增長16.6%。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36.33億元,比上年增長18%,零售行業零售額117.33億元,比上年增長15.5%;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5.2億元,比上年增長22.3%。分地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35.19億元,比上年增長16.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3.68億元,比上年增長15.2%。
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2183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4倍。其中:出口21828萬美元,進口6萬美元。全年全州共簽約境外項目28個,協議簽約資金140.41億元,實施項目到位資金26.11億元。
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金融機構存款余額682.45億元,比年初增長21.3%。其中,儲蓄存款余額432.76億元,比年初增長22.7%。全部貸款余額427.47億元,比年初增長21%。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高等教育學校3所。其中,本科院校1所,招生2446人,在校學生9652人,畢業生2253人;高等??茖W校2所,招生6651人,在校學生15064人,畢業生4688人。普通中學274所,招生103192人,在校學生279199人,畢業生83381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31所,招生19546人,在校學生43692人,畢業生10675人。普通小學1231所,招生55791人,在校學生360469人,畢業生6964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8.4%。幼兒園396所(其中民辦288所),幼兒園班數3071個,在園幼兒101918人?!捌站拧比丝诟采w率達到100%。全年掃除文盲10797人。全州普通高考錄取本科學生人數為11771人,錄取??茖W生人數為11019人,中職單報高職錄取??茖W生人數為1207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免雜費覆蓋率已達100%,免除教科書覆蓋率達到92.1%。[4] 

科技
截至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獲得國家、省科技項目84項。其中:省星火項目15項,農業攻關項目4項,社會發展項目1項,省知識產權項目7項?,F有專利183項。全年共安排州級科技項目資金500萬元。

文化
截至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共有文化館17個,公共圖書館17個,博物館8個(其中展覽館1個),紀念館5個,表演團體16個。全年出版雜志4.9萬冊,出版報紙1267萬份。年末全州共有國家綜合檔案館17個,全州館藏全宗2184個,館藏檔案卷數775189卷。其中,開放檔案全宗1190個,開放館藏檔案卷數261864卷,開放檔案件數39564件。

衛生
截至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擁有衛生機構3888個。其中,醫院84個,鄉鎮衛生院(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4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7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7個,衛生監督所17所,醫學科學研究機構1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319個,村衛生室3211個,采供血機構2個,其他衛生機構7個。全州實有醫院病床14934張,衛生技術人員20467人。其中,執業醫師3494人,執業助理醫師1400人,注冊護士4611人,藥師(士)485人,檢驗師535人。

體育
截至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二級以上運動員有48人,在省級以上年度冠軍賽、錦標賽上獲得金牌31枚、銀牌5枚、銅牌3枚。

社會保障
截至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3.97萬人。其中,參加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數3.81萬人,發放離退休養老金3.3億元;參加失業保險人數5.77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0.2萬人,其中,農民工參保人數0.13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5.5萬人;收繳基本醫療保險金44427萬元,其中,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金627萬元。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州參合人數達到360.8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3%。全年共籌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10.46億元。其中,中央財政5.63億元,地方財政3.03億元,個人繳納1.8億元。全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累計支出總額10.76億元。全年政府發放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5.15萬人,發放金額1.43億元;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88.36萬人,發放金額9.64億元。全州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295個,社區服務中心91個,社區服務指導中心6個;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109所,有床位2406張,收養人數1117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3741人,金額1.24億元。接受社會捐贈金額73.1萬元(不含捐贈物資折成款)。

交通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公路主要有貴陽—新寨高等級公路黔東南段、凱里—麻江高速公路,玉—凱高速公路,貴廣快速鐵路和廈蓉高速公路,昆明經貴陽過黔東南至長沙快速鐵路專線。截至2008年,全州公路通車里程7184.1公里。88%的行政村通了公路;湘黔鐵路、黔桂鐵路過境232.5公里,湘黔鐵路復線建設完成;民用航空有黎平機場。

民俗文化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居住著苗、侗、漢、水、瑤、壯、布衣、土家等民族。黔東南素有“百節之鄉”的別稱,一年中有節日集會200多個。節日活動有唱歌跳舞、斗牛賽馬、吹蘆笙、踩銅鼓、賽龍舟、玩龍燈、唱侗戲等等。主要的民族節日有苗族的蘆笙會、爬坡節、姊妹節、“四月八”、吃新節、龍舟節、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泥人節、摔跤節、林王節、“三月三”歌節、“二十坪”歌節,水族的端節,瑤族的“盤王節”等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主要有苗族的“劃龍船”和武術,侗族的被譽為“東方橄欖球”的搶花炮等。

吃新節
“吃新節”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由古代的祭祀演變而來,各地過節時間不一,一般在農歷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這段時間內。

歌舞
黔東南素有“歌舞海洋”的別稱。苗族的“飛歌”和“游方歌”,還有“古歌”、“酒歌”、“大歌”,其調式不一。侗族的歌有合唱歌曲,也有獨唱歌曲,特別是無伴奏、無指揮的多聲部侗族“大歌”。
民族舞蹈主要有被稱為“東方迪斯科”的苗族木鼓舞和踩鼓舞,有蘆笙舞,侗族的“多耶舞”。

工藝
民族工藝有早在宋代就作為貢品的苗族蠟染和侗族的侗錦以及苗族侗族的刺繡。苗、侗、水、瑤、畬等民族的干欄式吊腳樓,土家族的衙院莊園,侗族的鼓樓、花橋。

文學
民族文化(2張)
杉鄉文學
《杉鄉文學》月刊是貴州省黔東南州的官方刊物,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反映黔東南原生態文化,也是黔東南州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
雷公山詩刊
《雷公山詩刊》是貴州省黔東南州的民間刊物,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由中國當代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樂黛云擔任總顧問,中國第一位短裙苗族詩人南往耶擔任總編,是一本大型民間詩歌刊物。

活動
貴州環雷公山超100公里跑國際挑戰賽
貴州環雷公山超100公里跑國際挑戰賽(GuiZhou,Tour of Lei Gong Mountain International 100km Ultra Trail Challenge),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舉行。賽程總長超過100公里,分為“三天三地三段”進行比賽,是現代中國唯一一個多地點、多段位、三日賽程的超長跑國際挑戰賽。[5] 
凱里國際蘆笙節
蘆笙節是苗族地區最普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是以蘆笙踩堂、賽蘆笙為主要活動的節日。在蘆笙盛會里,尤以凱里國際蘆笙節最為壯觀,成為中外蘆笙文化交流的盛會,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大舞臺。1999年8月28日首屆國際蘆笙節成功舉辦。
黎平·中國侗族鼓樓文化藝術節
黎平縣舉辦的中國侗族鼓樓文化藝術節是黔東南最大的節日之一,藝術節上有侗族大歌表演、侗族歌舞、侗族習俗展示等獨具民族特色的活動。

旅游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以陽河和云臺山為代表的山水風光;以凱里、臺江、雷山為代表的苗族風景和以黎平、從江、榕江為代表的侗族風景;還有施秉杉木河、黃平野洞河、劍河溫泉、岑鞏龍鱉河等景點,構成黔東南的旅游景觀,黎平高屯天然石拱橋和述洞侗族獨柱鼓樓、榕江車江八寶寨古樓等世界之最已列入吉尼斯記錄。有亞熱帶森林。1992年的國際旅游年會將黔東南列入世界“返璞歸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旅游景區之一,隨后又被聯合國保護世界鄉土文化基金會列為世界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圈。黎平肇興堂安侗寨和錦屏隆里古城為中國與挪威國際合作項目生態博物館,境內有“陽河”和“黎平侗鄉”兩個國家風景名勝區、雷公山自然保護區、苗嶺國家地質公園。[6] 
大黃果樹旅游圈:包括安順獨特雄奇的自然景觀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涵蓋天星橋、郎宮、龍宮、格凸河、關嶺國家古生物地質公園、地球大裂縫-花江大峽谷、天龍屯堡、云峰屯堡,及正在開發的多個旅游民族村寨,面積達120多平方公里。


更多內容請繼續關注:  六盤水人才網 畢節人才網 安順人才網 黔南人才網 黔東南人才網 銅仁人才網 黔西南人才網 貴州人才網 遵義人才網
信息錄入黔東南人才網 

http://rl.0855job.com/

分享到:
相關推薦
暫無相關推薦
熱門話題
推薦文章
微信公眾號
手機瀏覽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黔東南人才網 黔ICP備09003115號-5

地址:黔東南州人才市場 EMAIL:398844920@qq.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掃一掃

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